馮象譯本是很特別的中文聖經譯本,譯者只有一人,就是馮象(Peter Feng)

他來自上海,是哈佛大學中古文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律博士(J.D.,是法律學位,不是學術博士學位),曾任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1993-1999),自稱非基督徒。其翻譯的聖經單行本包括《摩西五經》(2006)、《智慧書》(2008)、《新約》(2010),由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有關「馮象譯本」的評論和爭議,見維基百科的「參考資料」列,其中較全面的評論有二:

1. 黃錫木(2007):〈一部非信徒翻譯的聖經–評馮象譯註《摩西五經》〉,《時代論壇》1024期, 2007年4月12日

2. 施尤禮、黃錫木(2010):〈論馮象的譯經工作〉 (A Study on Feng Xiang’s Transl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Phenomena of Chinese Bible Translation),《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48期,2010年1月

在眾多的評論中,其中張達民的措詞似最強烈(如:「學術假象」),而馮象亦有回應(如:「谴责张达民」),大家可自行判斷。張達民是《環球聖經譯本》的主編。

馮象任教香港大學法律系時,我早已畢業,但也透過法律界的朋友安排,曾以電郵訪問他有關他個人的翻譯理念。我問他,在翻譯時如何平衡 「呈現原文的風格」 和 「譯文的完整統一、或文學性」? 如有不能兼顧的情況下,如何取捨?馮教授回答說:「信達能兼顧是最好的。不過說到底,翻譯是再創造,成功與否主要是在母語文學之林裏讓後人評判的。」他也指出:「文學翻譯跟譯經本質上是一樣的,都面臨『詩無達詁』的困難。」

馮教授的答案很清楚,就是他看重譯本的文學價值。

本網站的讀者可能關注另一問題,就是以宣教為目標的譯本,與馮象以學術和文學為目標相比,譯文在風格和文筆方面,主要的分別在哪裏?如要同時做到兩種目的並重,而當中的困難在哪裡?

馮教授回答說,因為原文的形態、語意文法和修辭風格跟中文很不一樣,要兼顧「信、達」,有時候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加入註釋。他的答案,其實不單適用於中譯,其他語文的形態,其實也與聖經原文有很大差別,只不過中文是方塊字,差別更顯然易見。馮教授提出以註釋解決困難,與 NET Bible 的理念很相似。

馮教也指出,其實眾多教會主導的譯本也做得很好,「可能不宜大面積修訂,因為會眾已經習慣了。」他認為,站在教會的傳統立場,參與學界和媒體的討論須特別謹慎。因為學界關注的問題不同,訓練也不同,而媒體多是商業驅動的。

更多資料,見:〈馮象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