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小組譯本

[有待更新]

四人小組譯本:郭實臘、麥都思、裨治文、馬儒翰

1830年左右,郭實臘(Karl Gützlaff,1803-1851,德國裔,來自荷蘭差會,曾用漢名:郭士立,中文著作也用「愛漢者」和「善德」作筆名)、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來自英國倫敦會)、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來自美國公理會)、馬儒翰(John R. Morrison,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之子)組成四人小組,以文言文翻譯聖經。

來自德國的郭實臘,大約在1834年(?)來華,之後出版《中國沿海三次航海記》,記錄當時滿清海防毫不深嚴,令歐洲商人隨即考慮來華營商,也吸引傳道人考慮來華。

新約全書主要由麥都思負責,1835年完成,於1837年以《新遺詔書》爲名在巴塔維亞(Batavia),即現今的雅加達)出版。

1835年,曾在劍橋大學修讀法律和數學的傳教士台約爾(Samuel Dyer, 1804–1843),到了馬六甲英華書院,開始嘗試以金屬鑄活字作活版印刷用。

舊約全書主要由郭實臘負責,於1838年以《舊遺詔聖書》爲名,同樣在巴塔維亞(Batavia)出版。在《珍本聖經數位典藏》收藏的第一冊第一頁有後人加上的手寫英文字:“Old Testament in Chinese, High Wenli, New Version — Gützlaff, Batavia (?) 1838 ?”,另一行寫:“Medhurst, Bridgman & J. R. Morrison assisted Gützlaff”。

四人小組主要以馬禮遜譯本為基礎加以修訂。此譯本稱為「四人小組譯本」或「郭實蠟譯本」。

1839年版的《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由「新嘉坡堅夏書院」出版,據《珍本聖經數位典藏》的資料,是個非常稀有的版本,除了劍橋,哈佛和澳洲國立圖書館以外,大概很難再找到了。

而1840年的《新遺詔聖書》則是修訂版,內容經過了不少的修訂,在香港出版。此書出版前一年,即1839年,理雅各(James Legge,倫敦傳道會) 將馬六甲英華書院及其印書廠的中文活字排版用的鉛字和印刷機器,遷往香港,這是為西人鑄造的中文鉛字傳入中國之始,也因此其修訂本在1840年在香港出版。

馬禮遜死後,馬儒翰聯合麥都思和郭實臘,完成一個新的譯本,但未為倫敦會接納,而譯本也未算理想。1843年,倫敦會在香港聯合五個傳教會決議,跨宗派合作,重譯聖經,稱《委辦本聖經》。麥都思作領導,大部份的譯稿都出自他手筆。麥都思的華人助手是王韜,來自江蘇甫里,考中秀才,在上海接替父親王昌桂在墨海書館助手的職位。

1843年9月,倫敦傳道會在華傳教士齊集香港,商討在清廷通商口岸設佈道站,又聯同另外五個傳道會,協調中文聖經翻譯事宜。台約爾擔任大會秘書,但不久病逝。

1846年,英華書院連同印刷機和活字排版工具遷往香港,繼續辦學和印刷工作。

1853年,太平天國篡改此譯本,在南京出版多次,書名未能完全確定,有說曾以《欽定舊遺詔聖書》、《欽定前遺詔聖書》、或《救主耶穌新遺詔聖書》為名出版。​


麥都思在馬六甲努力學習書面中文,並懂官話、福建話、馬來話。

麥都思堅持譯作「上帝」,並寫了《探討上帝一詞的正確翻譯法》一書。他1817年到馬六甲,後到巴達維亞佈道站。他的筆名是尚德者,出版期刊《特選撮要每月紀傳》,及小冊子《上帝生日之論》等。1843年,他到了廣州。麥都思之子麥華陀,也精通中文。

麥都思在上海創立墨海書館,從英國進口滾筒印刷機,因為沒有蒸氣機,所以改用牛拉動機件運作,印刷大量書冊。

​馬禮遜譯本傾向逐字直譯,語句生硬,出版後,隨着他的中文日漸進步,他自己也覺得要修訂,也有向兒子馬儒翰表明,希望出版重譯本,但過世前未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