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祿三世召開特倫托會議

[有待更新]

特倫托會議(或譯:圖靈托、天特、特利騰、脫利騰,英文:Council of Trent,拉丁文:Concilium Tridentinum),由教宗保祿三世(Pope Paul III)召開,是史上第19次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這個大公會議,舉行的時間橫跨十多年,在1545至1563年間共分25節;命名的原因是會議在北意大利的特倫托(或譯:圖靈托,意大利文:Trento)舉行。

召開這個大公會議的時間,剛好是丁道爾因「私譯聖經」罪名處死後九年,也是法國的約翰.加爾文(Jean Calvin,英文:John Calvin,1509–1564)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 (《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法文版出版後四年。

這個大公會議舉行的目的,主要是對抗馬丁路德加爾文等發起的宗教改革,並乘機改革教會陋習,包括在1563年取締贖罪卷的不當得益,並在幾年後的1567年完全禁售贖罪卷。除此之外,這次大公會議也討論許多核心問題,包括聖傳、原罪、救恩、聖禮、彌撒等。不過,會議的某些決議和內容,在今天的歷史學者看來,仍有不清晰的地方

正典和次經 

至於聖經正典方面,這次大公會議討論的焦點是應否把聖經書卷分為正典次經兩類,還是「受接納」、「受爭議但已廣為接納的新約書卷」、和「舊約次經」三類(Metzger, 1987, 第246頁)。由於會議未能取得一致共識,最終在1546年4月8日以投票決定,結果24票贊成、15票反對、16票棄權(Metzger, 1987, 第246頁),決定正典的名單如下:

舊約正典            ​

舊約正典 (原文拉丁文,以下列出現代英譯書名、《思高譯本》的中譯書名、及《和合本》或香港聖公會出版的《次經全書》的中譯書名):

  • Genesis;創世紀;創世記
  • Exodus;出谷紀;出埃及記
  • Leviticus;肋未紀;利未記
  • Numbers;戶籍紀;民數記
  • Deuteronomy;申命紀;申命記
  • Josue;若蘇厄書;約書亞記
  • Judges;民長紀;士師記
  • Ruth;盧德傳;路得記
  • four books of Kings;撒慕爾紀上、下,列王紀上、下;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
  • two books of Paralipomenon;編年紀上、下;歷代志上、下
  • the first book of Esdras;厄斯德拉上;以斯拉記
  • the second book of Esdras which is entitled Nehemias;厄斯德拉下,又稱:乃赫米雅;尼希米記
  • Tobias;多俾亞傳;多比傳
  • Judith;友弟德傳;猶滴傳
  • Esther;艾斯德爾傳;以斯帖記
  • Job;約伯傳;約伯記
  • the Davidical Psalter consisting of 150 psalms;聖詠集;詩篇(只接受150篇)
  • Proverbs;箴言;箴言
  • Ecclesiastes;訓道篇;傳道書
  • the Canticle of Canticles;雅歌;雅歌
  • Wisdom;智慧篇;所羅門智訓
  • Ecclesiasticus;德訓篇;便西拉智訓
  • Isaias;依撒意亞;以賽亞書
  • Jeremias;耶肋米亞及哀歌;耶利米書及哀歌
  • Baruch;巴路克;巴錄書
  • Ezechiel;厄則克耳;以西結書
  • Daniel;達尼爾;但以理書 (另加三段)​
  • the twelve minor prophets;十二小先知書;十二小先知書
  • two books of the Machabees;瑪加伯上、下;馬加比一書、二書

新約正典           

新約正典 (原文拉丁文,以下列出英譯書名、《思高譯本》的中譯書名、及《和合本》的中譯書名):

  • ​Matthew;瑪竇福音;馬太福音
  • Mark;馬爾谷福音;馬可福音
  • Luke;路加福音;路加福音
  • John;若望福音;約翰福音
  •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written by Luke the Evangelist;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
  • fourteen epistles of Paul the apostle, (one) to the Romans, two to the Corinthians, (one) to the Galatians, to the Ephesians, to the Philippians, to the Colossians, two to the Thessalonians, two to Timothy, (one) to Titus, to Philemon, to the Hebrews;保祿書信14卷(羅馬書、格林多前、後書、迦拉達書、厄弗所書、斐理伯書、哥羅森書、得撒洛尼前、後書、弟茂德前、後書、弟鐸書、費肋孟書、希伯來書);保羅書信14卷(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哥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
  • two epistles of Peter the apostle;伯多祿前、後書;彼得前、後書
  • three epistles of John the apostle;若望一、二、三書;約翰一、二、三書
  • one epistle of the apostle James;雅各伯書;雅各書
  • one epistle of Jude the apostle;猶達書;猶大書
  • the Apocalypse of John the apostle;若望默示錄;啟示錄​

投票結果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見到幾點:

  1. ​投票的結果,反對和棄權合共的票數,竟然比贊成票更多,代表以上的書目,其實引起了起大爭議,結果並非大比例的贊成。
  2. 如上所述,爭論的焦點,是應否把聖經書卷分為正典次經兩類,還是三類;前者代表的觀點是正典問題已相當清晰,後者代表不是。投票結果反映,有不少與會人員認為,這問題仍不算很清晰。
  3. 大公會議接受〈希伯來書〉的原因,仍然是假設該書的作者是使徒保羅,即使千多年前的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已經提過作者應不是保羅。
  4. 其餘存疑的書卷,例如〈雅各書〉、〈猶大書〉、〈啟示錄〉,大公會議似乎仍強調「使徒作者」這個標準,間接否認加爾文聖靈的內部見證」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