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待更新]
裨治文 / 克陛存譯本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原是委辦譯本委員會成員。該會於1843年8月在香港成立,成員來自倫敦傳道會、美國公理會、美國浸禮會、美國長老會,也有代表馬禮遜教育會。
裨治文來自美國公理會,生於麻省 (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是歷史上第一位由美國來華的新教宣教士。
1806年麻省的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發生「乾草堆禱告會」(Haystack Prayer Meeting)事件,大學生立志向亞洲傳福音。1810年,幾位威廉斯學院的畢業生成立了美國海外傳道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ABCFM)。1816年美國聖經公會成立。這些事件,激發隨後百年,許多操英語的基督徒往海外傳教和譯經。
1826年,裨治文在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畢業。阿默斯特學院和威廉斯學院同在麻省,兩校關係密切,阿默斯特學院的首任校長Zephaniah Swift Moore,就是威廉斯學院的第二任校長。相傳在1821年這位校長帶了威廉斯學院五份之一的學生離開,走到六十哩外的阿默斯特鎮成立新學院,還偷了威廉斯學院的書;直至今天兩校學生還經常重提起這則虛構的「趣聞」,可想而知兩校關係何等密切,也很易令人明白當年「乾草堆禱告會」如何激發裨治文等眾多學生往亞洲宣教的心願。兩校學額很少,現在兩校合共只有約四千名學生,但學術成就很高,過去三十多年來有八位諾貝爾獎得主是該兩校其中一間的畢業生;近年有了大學排行榜這玩意,這兩所學院經常佔據全美國博雅大學(liberal arts colleges)榜的首兩位。
有了上述的背景,便很易理解,裨治文為甚麼在1830年由美國東岸遠赴廣州,後來又到香港參與委辦譯本委員會的計劃。
委辦譯本的計劃,是聖經中譯史上首次嘗試出版統一譯本,期望所有宗派都一起用。可惜,計劃展開不久,委員會的成員已經發現,難以在翻譯用詞上妥協(例:Elohim 應譯「神」或「上帝」),甚至觸及不同宗派的傳統(例:baptism 應譯「浸」或「洗」)。由於有所爭論,美國浸禮會首先退出委辦譯本委員會,接著美國公理會也退出。
後來,裨治文和另一位成員克陛存(Michael Simpson Culbertson,美國長老會)也退出委辦譯本委員會,自行以文言文(深文理)翻譯新舊約全書,後稱「裨治文譯本」或「裨治文、克陛存譯本」,由美國聖經公會出版,新約在1859出版,舊約在1863年(海恩波,2000,第85頁;蔡錦圖,2018,第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