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是世上最早把聖經翻譯成中文的教派。母校香港大學的美術博物館,收藏了世上最大批的景教銅十字牌,現正公開展覽,想更了解景教來華史,萬勿錯過。
是次展出的元代(1272至1368年)景教銅十字鑄於中國西北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約三至八厘米高,為平牌高浮雕飾件,其中多件同時混用基督教與佛教圖案。絕大部分因呈平頭或圓頭的十字架形,而被貫稱「十字」;至於其他「十字」,採用動物圖形,以鳥形為最,還有兔形、魚形;另有部分則為幾何圖形,諸如太陽形和各種中式印章的形狀。景教最初在唐代傳入中國,曾經昌盛,直到845年唐武宗下令消滅所有外來宗教,包括佛教和景教,史稱「會昌滅法」。這次展出的銅十字牌,證明景教在元代死灰復燃。
為配合展覽開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於2015年6月13日舉辦「東遊記:唐元代中國基督教派」免費公開講座,及為期三天的景教國際學術會議。根據講座的資料,景教在元代死灰復燃的主因,是元朝忽必烈進攻西方,中亞民族當僱傭兵,包括了景教徒。當時有景教僧代表蒙古會見羅馬教皇,當時獲梵蒂岡承認的「方濟各會」也有派員往中國。這次展出的銅十字牌,就是在元朝時的古鄂爾多斯(Ordos)地區鑄造。
在福建泉州,曾發現同樣宣揚基督信仰且類似景教的摩尼教經典中,有早期十字架形狀, 這種形狀同樣見於鄂爾多斯地區,卻在十四世紀之後逐漸隱匿。這些青銅牌飾主要是一種中心或方或圓,且四臂等長的馬爾他十字。其他重要的發現,還有一種以直條或彎條連接兩臂的敘利亞十字。而萬字符則從公元一世紀起作為佛教符號,景教銅牌細部亦常見此符號,包括左旋與右旋「卐」字。許多十字銅牌的中心常見有萬字符,此乃混合基督教與佛教的風格,亦為景教的特點之一。十字四臂始於同一中心,如陽光放射,以迎合「景教」中文譯名的文義,即「光明的宗教」。其他類似鳥形的「十字」,有單隻,有成雙,諸如雙頭鳥及相互纏繞的雙鳥,兩者皆採用十字架的嚴格對稱及波斯藝術中經典的幾何呼應。此種風格特點很可能經由絲綢之路的商旅傳入中國,後為鄂爾多斯的景教徒所熟知。
景教與「東方教會」(Church of the East) 、東方亞述教會(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 、或所謂「聶斯脫里派」 (Nestorian) 有關。生於公元四世紀的主教聶斯脫理(Nestorius),對於耶穌的「神人兩性結合」有不同看法,指基督有人、神兩個位格。當時聶斯脫理的質疑被視作不信「道成肉身」,所以是異端,被逐出教會,聶斯脫理的追隨者便遷移到波斯、中亞等地。
展覽免費,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本文資料來源:Encyclopædia Britannica、《景教碑》、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新聞稿及講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