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音書

[有待更新]

名稱                                                      

四福音書的英譯本名叫 Matthew、Mark、Luke 及 John。

《和合本》譯作〈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及〈約翰福音〉。 

《思高譯本》譯作〈瑪竇福音〉、〈馬爾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

這些分別只是譯音的問題而已。

廣泛流傳                                           ​

福音書記載耶穌事蹟,信徒都渴望了解,所以福音書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很快便廣泛傳閱。

四卷福音書中,其中三卷〈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馬可福音〉稱之為「符類福音」、「對觀福音」或「共觀福音」(Synoptic Gospels),內容與編排大致相同,但觀點和立場有別。

相比之下,〈約翰福音〉的作者,寫作角度與「符類福音」的作者有別,有較多的獨有內容,也論述較深入的道理。

成書過程                                          

我們沒有掌握許多有關四福音書成書過程的證據,以下的介紹只屬推論。

符類福音書 (〈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馬可福音〉) 的結構和內容顯示,〈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可能是根據〈馬可福音〉寫成的,也即是說,〈馬可福音〉有可能是最先寫成的福音書。

​不過,〈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些內容卻沒有在〈馬可福音〉中出現,所以,也有可能〈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另有額外參考資料。這額外參考資料是一個約在1900年提出的學術假設,學術上稱為「Q來源」(Q Source)。「雙源假說」(Two-source hypothesis) 這個學術假設,就是指〈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取材自〈馬可福音〉及「Q來源」。

1924年,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學者斯特里特 (Burnett Hillman Streeter,1874-1937) 提出另一學說,「四源假說」(Four-source hypothesis),假設〈馬太福音〉取材自〈馬可福音〉、「Q來源」、「M來源」及其他來源;而〈路加福音〉的初稿則取材自「Q來源」和「L來源」,之後再參考〈馬可福音〉及其他來源重寫成我們今天讀到的版本。

四福音書之間內容的差異,不僅在早期教會內產生互相攻擊,同時也成為教會外攻擊基督信仰的理由。例如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的學生他提安(Tatian,或譯:塔提安,約120–173年),編輯《四福音合參》(Diatessaron),就是把四福音書的內容協調的版本。可惜,他提安後來被判為異端,連帶造成教會內禁用這部《四福音合參》。詳見:台灣聖經公會的《福音書的對觀問題簡史》

成典過程                                          

早在第二世紀初,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丟(Ignatius of Antioch, 約公元35至107或110年)已用「褔音」這個詞,他在《致非拉鐵非人書》第8章 (The Epistle to the Philadelphians)中,反駁有人指福音書比不上《希伯來聖經》,說:「……我聽見有人說,福音所說的,凡在權威經書中找不著的都不會信。當我對他們說,這是經上所記的,但他們反駁說,這就是有問題。但對我來說,我的權威憑據就是耶穌基督……」(Lightfoot 及 Harmer (1891)英譯:… For I heard certain persons saying, If I find it not in the charters, I believe it not in the Gospel. And when I said to them, It is written, they answered me That is the question. But as for me, my charter is Jesus Christ….)

巴拿巴書信                                                 

第二世紀初的著作《巴拿巴書信》(Letter of Barnabas) 似乎以引述猶太教正典般的方式引述〈馬太福音〉,所以有人說四福音書當時已經「成了正典」云云。不過,《巴拿巴書信》的作者其實也用了同樣方式引述次經和偽經,所以我們不能單憑《巴拿巴書信》便一口咬定四福音書當時已成正典。詳見〈巴拿巴書信〉。

其後在第二世紀中期成書的講道集《革利免二書》第2章 (The Second Epistle of Clement),當作者引述《希伯來聖經》後,緊接說:「而另一經卷說:『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罪人。』」(John Keith (1896)英譯:And another Scripture says, “I came not to call the righteous, but sinners.”) 這應該是引自〈馬可福音2:17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強壯的沒有需要醫生,有病的才有需要﹔我來不是要召義人,乃是要召罪人。」(呂振中譯本) 似乎當時已有講道者把福音書視作「經書」。

馬吉安                                                        

西諾普的馬吉安 (Marcion of Sinope, 約85-160) 可能是第一位提出「基督教正典」的名單。他的諾斯底(gnostic)思想當時被視為異端,而他的名單只包括10卷「保羅書信」和一卷福音書,內容與〈路加福音〉相似,但有刪減。詳見〈馬吉安〉。

殉道者游斯丁                                             

同期的殉道者游斯丁 (Justin Martyr, 約 100-165) 在他的著作《護教書第一冊》(First Apology) 《與特來弗對話錄》(Dialogue with Trypho)中,多次提及「使徒的回憶錄」(memoirs of apostles)。但是,他在著作中引述福音書的句子,大多不是直接引述任何一卷福音書。可能他引述時蓄意剪裁福音書原文,或者他直接引用一本福音書「協調本」的內文。如果他真的引用「協調本」,而不是直接引用「四福音書」,原因可能是他寫作時沒有「四福音書」抄本;但另一個可能,是根本當時沒有什麼「正典」的概念(Allert, 2007, Ch. 4),各文獻的權威程度都不同,程度較高的便會更多被引用。

詳見〈殉道者游斯丁〉。

愛任紐                                                        

直至約公元180年,愛任紐(Irenaeus,約120–200)在 Adversus Haereses 一書中,才首次明確提到,福音書應該只有四卷,「不可能更多或更少」,就正如「風向有四面」、建築物有「四條石柱」、聖經也記戴「四活物」等等。​學者 (Allert, 2007, Ch. 4)提出,可能「福音書只有這四卷應納入正典」這個概念,不是當時所有人都接受,否則愛任紐也無須這樣著力嘗試說服讀者吧。

穆拉多利殘篇                                             

《穆拉多利殘卷》(一般認為是第二世紀末作品) 相信有提及四福音書。該手稿殘缺不全,卷頭已散佚,故稱「殘篇」;現存手稿的第一句已是「第三卷福音書〈路加福音〉」,所以估計原文指第一、二卷是〈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

特土良                                                         ​

生於北非的特土良(Tertullian,約155–240),首次在著作中用「新約」這名稱,他接受的「新約」書卷只有22卷,包括四福音書;而他的書目採用了嚴格的標準,納入的書卷都必須出自使徒手筆或由使徒授權(Bruce (1988) 第181頁)。

詳見:〈特土良〉。

俄利根                                                        

埃及亞歷山大教父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約150–215)和他的繼任人俄利根 (Origen, 約185-254)都接納福音書只有這四卷,其他以「福音」為名的著作,雖然革利免也偶有引用,但地位與這四卷書有明顯差距。到了第三世紀,大家都普遍接受四福音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