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由來

[有待更新]

在最早期的教會,信仰的權威有幾個淵源。主耶穌自己說的話當然是最權威,但祂卻沒有自行筆錄。《塔納赫》(《舊約》) 本身經由耶穌親口肯定,祂來到世上是要成全和達成「律法和先知」的目的 (〈馬太福音5:17),所以《舊約》也是基督教信仰權威的淵源之一;但耶穌釘十字架後傳下來的福音和道理,總要以文字紀錄,不能長期靠口耳相傳。

耶穌死後的幾十年或約百年餘之內,有不少文字紀錄、書信和著作出現。正如聖靈現在每天引導信徒日常生活一樣,聖靈也引導初期的信徒,找尋和決定哪些文字紀錄才應賦予像《舊約》般的權威地位。

能夠納入正典的新約書卷,總受一些客觀條件規限:包括書卷必須在耶穌釘十字架後才成書,必須以希臘文寫成,內容必不可違反信仰基礎等等。

但除了以上簡單的客觀條件外,其他因素變得較複雜。不是使徒的所有著作都納入作正典;相反,也不是《新約》所有內容都是由使徒直接寫的,究竟為何芸芸著作中,只有27卷書才具有神聖的地位,結集為新約呢?


新約經文內容來自哪裏?

君士坦丁大帝改信基督教前,單單自稱基督徒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更不要說抄寫使徒的著作或書信了。但事實這些文字紀錄,在最初的二百多年世紀,的確廣泛流傳。為討論方便,這些文字紀錄可以分為六類:「保羅書信」、「四福音書」、「歷史書」、「普通書信」、「預言書」、及獨立討論的〈希伯來書〉。

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在公元第一世紀保羅離世前,「保羅書信」/「保祿書信」已廣泛流傳,但在什麼情況下收集為一套文獻,及在何地收集,則還未有定論。詳見〈保羅書信/保祿書信〉。

四福音書                                                    

「四福音書」記載耶穌的事蹟和使命。這四卷書的部份內容重疊,如以現代的情況作比喻,就像四位不同的記者採訪同一宗新聞般;因此,若要研究「四福音書」,必然會問一個問題,有沒有「記者」在寫作時曾參考另一位「記者」的資料呢?詳見〈四福音書〉。

歷史書                                                        

《新約》的歷史書只有一卷,便是〈使徒行傳〉。這卷書早在約公元180年,已被愛任紐(Irenaeus,約120–200)Adversus Haereses 一書中被接納。詳見〈歷史書〉。

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與「保羅書信」不同,沒有清楚寫明誰是作者。正因為是「匿名信」,所以到了俄利根(Origen,185–254)時代,仍然未被接受。詳見〈希伯來書〉。

普通書信/大公書信                                   

像〈希伯來書〉般,在俄利根(Origen,185–254)時代仍惹人爭議的,還有〈徒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雅各書〉等,為方便討論,一併在〈普通書信/大公書信〉討論。

預言書                                                        

《新約》中唯一的預言書是〈啟示錄〉。雖然〈啟示錄〉的成典過程產生不少爭議,但這卷書卻早被愛任紐(Irenaeus,約120–200)接納。詳見〈預言書〉。

新約經外文獻                                             

在新約時期寫作,遠比舊約時期方便,有些作品可能曾被初期某些教會視為權威,但後來卻未收錄為正典,例如《巴拿巴書信》、《黑馬牧人書》等,詳見〈新約經外文獻〉。

公元303年前各地情況           

上節討論公元303年前的情況,以書卷類別劃分。以下我們把同一內容,以地域作劃分,大概可分為東方教會和西方教會兩部份。當年「東、西方」的分界線,大約是希臘和意大利之間的奧特朗托海峽(Strait of Otranto)。所以,海峽以東的希臘、敘利亞、埃及、小亞細亞 (當年還未有土耳其這個名稱) 便是東方;羅馬、西歐、努米底亞 (現今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 便是西方。

東方教會            ​

安提阿(Antioch):主教伊格那丟(Ignatius of Antioch, 約公元35至107或110年),他在《致非拉鐵非人書》第8章 (The Epistle to the Philadelphians)已用「褔音」這個詞。

示劍(Shechem):他提安(Tatian,120–173年),是《四福音合參》(Diatessaron) 的編輯。

士每拿(Smyrna):主教坡旅甲(Polycarp,約公元69–155年)《坡旅甲殉道記》(Martyrdom of Polycarp) 中,有引述福音書和使徒書信。

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潘代諾(Pantaenus)認為〈希伯來書〉的作者是保羅。

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亞歷山大的俄利根 (Origen of Alexandria,約公元185年-254年),把書卷分三級:即「公認」、「有爭議」和「不真實」,其中「有爭議」的有6卷:希伯來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雅各書猶大書俄利根是教父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約150–215)的學生,同樣接受〈啟示錄〉。

西方教會           

羅馬: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約100–165年) 在羅馬授徒和著書,主要著作有《護教書》(Apology) 《與特來弗對話錄》(Dialogue with Trypho)

里昂:愛任紐(Irenaeus,約120–200或204年)出生在東方的小亞細亞,是主教坡旅甲的學生,但生平大部份時間都住在西方,包括意大利的里昂。他在《駁異端》(Against Heresies, 3.11.8)指出,正統的福音書有四卷,「不可能更多或更少」。

迦太基(Carthage):特土良 (Tertullian,約155或160–220或240年) 只接受22卷書:四福音書使徒行傳13卷保羅書信/教牧書信彼得前書〉、〈約翰一書啟示錄猶大書

《穆拉多利殘篇》(Muratorian fragment),原文可能是第二世紀末的作品。此文獻是當時羅馬教會公認的新約正典書目,反映當時羅馬教會的觀點,當中只提及猶大書〉、「兩封約翰的書信」(第一封應該是指〈約翰一書〉,另一封不知道是指〈約翰二書〉還是〈約翰三書〉,一般估計是〈二書〉),卻沒有提過〈彼得前書〉、〈彼得後書〉、〈雅各書〉。

公元303年羅馬帝國宗教迫害至《復活節函》           

公元303年羅馬帝國宗教迫害至367年《復活節函》,只有短短的六十多年,但對於新約成典的歷程,卻很重要。

在這短短幾十年,有幾項很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米蘭敕令                                                    

公元303年,羅馬帝國對基督教迫害最甚,基督徒只能偷偷摸摸,但之後劇情急轉: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12年改信基督教,313年聯同羅馬帝國東部的皇帝李錫尼(Licinius)頒發《米蘭敕令》,容許羅馬帝國境內信仰自由,再過十幾年,基督教更成為整個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詳見:〈米蘭敕令〉

優西比烏                                                    

325年君士坦丁大帝開始控制整個羅馬帝國,同年召開了第一次尼西亞會議(First Council of Nicaea),這是基督教史上第一次大公會議(ecumencial council)。331年,君士坦丁大帝為慶祝新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在前一年落成,邀請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製作50本希臘文聖經。可惜這50本聖經已失傳,我們無法肯定當中收錄了哪些書卷。優西比烏則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他認為「獲公認」的新約書卷只有22卷。詳見:〈優西比烏〉。

老底嘉會議                                                 

363年老底嘉會議(Council of Laodicea,不是大公會議,而是地區會議)有大約三十位教士參加,會議中宣告教會法典第60條(the 60th canon),指出教會只應宣讀已成典的書卷。會議紀錄的部份抄本並沒有列出書目,另一些附有書目的抄本,卻只有26卷書,獨欠〈啟示錄〉。(Metzger, 1987, 第210頁)

復活節函 (附:原文英譯本)                        

亞他拿修(或譯亞大納削Athanasius, 293–373) 

在367年發表的《復活節函》(Festal Letter)中,列出他認為應該集合成典的著作,而列出來的,不多不少,正是今天新約的27卷,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與今天新約書卷數目相同的名單。見該函有關部份的原文英譯本。

「復活節函」之後的東方教會   

雖然《復活節函》由東方教會的一位主教發表,但在東方教會卻有其他人不認同這個正典名單,其中最受爭議的是〈啟示錄〉,其次是大公書信。在《復活節函》發表後幾十年,仍然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見。

公元389年,納齊安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azianzus, 329–390)不接受〈啟示錄〉(Metzger, 1987, 第212頁)。​公元394年,以哥念的主教安非羅西(Amphilochius of Iconium,約339–403,以哥念位於現代的土耳其) 在《給塞琉古的抑揚格詩》(Iambics for Seleucus)中,也說「大多數人」不接受〈啟示錄(Bruce, 1988, 第212頁;Metzger, 1987, 第212頁)。在397至407年作君士坦丁堡主教的約翰.克里索斯托(John Chrysostom),採用的新約正典只有22卷,不包括猶大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及〈啟示錄〉(Metzger, 1987, 第214頁)。五世紀初,莫普修提亞的西奥多(Theodore of Mopsuestia, 350–428),不單不接受上述5卷書,甚至也可能不接受〈雅各書〉、〈彼得前書〉和〈約翰一書(Bruce, 1988, 第214頁;Metzger, 1987, 第215頁)

可以說,東方教會一直到第五世紀,對新約正典仍未達共識。在敘利亞教會,通用的聖經譯本是敘利亞文的《別西大譯本》(Peshitta),也同樣只有22卷,不包括猶大書〉、〈彼得後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及〈啟示錄〉。一直到了508年,上述5卷書才加入另一敘利亞文的新約譯本《非羅森諾譯本》(the Philoxenian version) (Bruce (1988) 第214頁)

「復活節函」之後的西方教會   

在第四世紀中開始,西方教會比東方教會更著重新約正典名單,觀點也較一致。有四世紀末也發生了兩件事,有助西方教會達至統一的觀點。

這兩件事件,是耶柔米把聖經翻譯成拉丁文,及第三次迦太基會議。

耶柔米                                                        

耶柔米 (Jerome,約340-420年),在382年後出任羅馬教宗的祕書,獲教宗指派將聖經翻譯成拉丁文,後稱《拉丁通俗譯本》(The Vulgate,又譯《武加大譯本》)。耶柔米約在382年開始翻譯,二十多年後完成。這是西方教會認定核可的拉丁文譯本,舊約包括所有《希伯來文聖經》的書卷和《七十士譯本》(the Septuagint)載有的舊約次經;新約包括今天的27卷書,但有些抄本也包括《老底嘉書》(Epistle to the Laodiceans),不過有附註這不屬新約正典。

詳見:〈耶柔米〉。

奧古斯丁                                                    

公元397年舉行的第三次迦太基會議(Council of Carthage),雖然只是地方會議而不是大公會議,但也是舊約和新約成典的其中重要一頁。該會議宣告,舊約的正典應包括某些次經,而新約只應包括27卷書。

詳見:〈奧古斯丁〉


參考資料                                          

Professor Dale Martin, Woolsey Professor of Religious Studies, Yale University
Name of course: Introduction to New Testament  (RLST 152)
Lesson 2: From Stories to Canon


00:00 – Chapter 1. Canon vs. Scripture
16:17 – Chapter 2. The Forming of Canons
27:04 – Chapter 3. The Invention of the Codex
32:50 – Chapter 4. A Slowly Developing (and Incomplete) Consensus
42:02 – Chapter 5. The Reasons for Canonical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omplete course materials are available at the Open Yale Courses website: http://open.yale.edu/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