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抄本
希伯來正典《塔納赫》最初口耳相傳,然後用文字紀錄。雖然早期的希伯來文抄本相信早已失傳,但是現存的古老抄本還有不少。
以下是一些較具研究價值的舊約抄本:
約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
約公元前2世紀
約公元6至9世紀
公元895年(?)
約公元916年
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Codex Babylonicus Petropolitanus)
約公元930年
阿勒坡抄本(The Aleppo Codex;拉丁文:Codex Aleppensis)
約公元1008或1009年
列寧格勒抄本(The Leningrad Codex,拉丁文:Codex Leningradensis)
約11世紀
亞比薩古卷(Abisha Scroll):撒馬利亞人五經(Samaritan Pentateuch)抄本
馬所拉文本
「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不是指某一份抄本,而是所有同類抄本的統稱,負責抄寫的猶太裔工作者,稱為馬所拉文士(Masoretes)。例如上述的《開羅先知書抄本》、《列寧格勒先知書抄本》、《阿勒坡抄本》、《列寧格勒抄本》等,都是「馬所拉文本」。
古舊的希伯來文沒有母音字母 (或稱元音字母,即類似英文的a, e, i, o, u等),只有22個子音字母 (或稱輔音字母),就好像寫英文字時缺了a, e, i o, u,例如book這個字只寫成bk,讀者要猜怎樣讀。後來在第五世紀末至第十世紀,馬所拉文士採用一套包括了母音和重音符號(cantillation)的音標系統。他們把母音和重音符號插入經文中,可以幫助讀者把過去只有輔音字母的古老文字以母音讀出來,以避免要猜度母音而誤會文意。以前沒有這種音標系統,希伯來文每個字的讀音僅憑口頭傳授。
不過,近年研究發現,母音系統可能不是馬所拉文士首創的,他們只是沿用以前的某種注音系統而已 (ISBE, 1995, “Text and Manuscripts of Old Testament”)。
馬所拉文士在抄寫經文時,會在旁邊或頁面的上下加上註釋(masorah),指出經文一些特殊的問題並且提出他們認為正確的詞句。
在1947年未發現《死海古卷》前,《列寧格勒抄本》是最古老的完整抄本。原本《阿勒坡抄本》也是完整抄本,存放在敘利亞阿勒坡中央猶太會堂(The Central Synagogue of Aleppo),但該會堂在1947年12月的暴亂中被毀,該抄本不知所蹤。十年後這抄本在以色列境內重現,但已缺失了約四成,可能已在暴亂中焚毀。
發現《死海古卷》後,學者對照《列寧格勒抄本》,找出異文,一些經鑒別的異文已獲緊接其後的譯本接納,例如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1952)、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1973)等。
另見:〈舊約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