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屬於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二世紀的抄本,大多數的書卷都是寫在動物皮紙(parchment)上,但有少部份寫在莎草紙(papyrus)上。大部份書卷都不齊全,只有大約十二卷書卷保存得較完整。
何處發現《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其實不是在死海中發現,而是在死海西北沿岸的昆蘭地區的洞穴(The Qumran Caves)發現的。
《死海古卷》出土前,可證明《希伯來聖經》內容的是古老證據,已經是公元第十世紀的「馬所拉文本」,例如《阿勒坡抄本》(The Aleppo Codex)或《列寧格勒抄本》(The Leningrad Codex)。這些抄本距離《希伯來聖經》任何一卷書的成書日期,最少也數以千年計,所以難以用學術角度來證明《希伯來聖經》 (《塔納赫》,即基督徒的舊約聖經) 的內容在這千多年間有沒有被篡改。
《死海古卷》經放射性碳檢驗及同地發現的文物顯示,大部份的經文都是在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二世紀之間抄寫的。
第一批《死海古卷》在1947年初被發現,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完結,英國仍然管治巴勒斯坦,並剛剛在4月向聯合國提出將巴勒斯坦問題列入會議日程。之後該地區局勢混亂,《死海古卷》的發掘和研究也無可避免地混雜了許多國際政治問題;直至1990年代初,發掘成果才加快公諸於世。
不過,今天科技力量無人可擋,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 (The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和 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 合作,陸續把「死海古卷」的完整捲軸以高解像度數碼掃描,免費公開,更附英文翻譯;任何人安在家中,都可以細緻研究這些古老手稿。從此,舊約聖經的研究,再不是少數專家的專利。
《死海古卷》內容
暫時已經整理及出版的《死海古卷》抄本共九百多份,約二百多份屬希伯來聖經抄本,其餘的幾百份,約一半屬典外文獻,即次經和偽經,另一半是社群文獻,例如守則、禮儀、聖經解說等。在這二百多份聖經抄本中,雖然大部份已成為碎片,但起碼已涵蓋了《塔納赫》的所有書卷,唯一只欠〈以斯帖記〉。如以今天基督教舊約的分卷方法,《死海古卷》也欠〈尼希米記〉(Nehemiah),但《塔納赫》把它們算作同一卷書,所以只欠一卷書。
《死海古卷》出土後,舊約聖經要改寫嗎?
《死海古卷》與千年後抄寫的「馬所拉文本」對照下,發現經文內容大致相同,換句話說,《塔納赫》經過了約十個世紀人手反覆抄寫後,疏忽錯誤不算多,平息了學術上對「馬所拉文本」真確度的質疑。
《死海古卷》中,有些字和「馬所拉文本」基乎完全相同 (Fagan, 2004, “Dead Sea Scrolls”),但有些字卻有出入,例如第四穴發現的〈出埃及記〉和〈撒母耳記〉(Fagan),及第一穴的〈以賽亞書〉(1QIsaᵇ) (鮑維均、黃錫木、羅慶才、張略、岑紹麟,2001,第245頁)。這表示《希伯來聖經》文本的流傳,在當時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同上,第246頁),不同群體、甚至同一群體可能也同時使用不同的版本,這情況直至公元100年左右成典後才穩定下來(Fagan)。
在《死海古卷》發現前,舊約學者經常依賴公元前二世紀成書的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和公元十世紀的希伯來文「馬所拉文本」,但遇上兩者內容有出入,一般假設「馬所拉文本」較準確。但《死海古卷》出土後,發現有部份經文與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較接近,因此近年的聖經譯者比以前更重視《七十士譯本》。例如:
- 〈使徒行傳〉7:14 記載司提反引述舊約聖經,描述約瑟打發兄弟請父親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人」到埃及。有關的經文載於〈創世紀〉46:27。
- 《七十士譯本》和「馬所拉文本」記載雅各的家人來到埃及的人數有分別,《七十士譯本》說七十五人,但「馬所拉文本」同一句卻說七十人。
- 究竟是七十人還是七十五人?
- 在未發現《死海古卷》之前,一般認為《七十士譯本》譯錯了;但在第四穴發現的《死海古卷》的兩份原文抄本,卻都是說「七十五人」。
- 由於《死海古卷》較早,而且貼近《七十士譯本》翻譯成冊的時間,因此可以肯定,《七十士譯本》是對的,反而是「馬所拉文本」抄錯了。(鮑維均等,同上,第246頁)
因此,新約時代的使徒引用舊約經文時,若與「馬所拉文本」有差異,可能不是使徒記錯了經文內容,也不是新約的記載錯誤,而是的確當年流傳的希伯來經文的版本與「馬所拉文本」有出入,而《七十士譯本》比一千年後的「馬所拉文本」更貼近當年流傳的原文版本。
所以,今天翻譯舊約聖經,在參考「馬所拉文本」之餘,也要參考《死海古卷》和《七十士譯本》。
《死海古卷》的研究仍在進行中,近年研究員以人功智能(AI)分析經文字跡和內容,可能將來會有更多發現也說不定。
展覽和掃描本

納什蒲草紙抄本(Nash Papyrus)複製本,攝於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
《死海古卷》中,大部分書卷由希伯來文寫成,只有少部分是由阿拉姆文(Aramaic)和希臘文(Greek)寫成。
另外《死海古卷》中,亦發現了一些次經、偽經的抄本,革新了一些學者對次經、偽經地位的看法。
另外,該處也發掘出社群文件和新發現的作品,例如《聖殿古卷》。見〈參觀 THE INSPIRED EXHIBIT 「感動之旅」聖經展(三)〉。
上圖是來自《死海古卷》的《創世記藏經》(4QGenᵍ,即在昆蘭第四穴出土的第七份〈創世紀〉) 的複製品,曾在香港2017年「感動之旅」(the INSPIRED Exhibit)聖經展展出。現存的碎片可見〈創世記〉第1及2章的部份內容,包括了第1章第1節:「神創造天和地」,和其後有關晝、夜、水、植物等句子。
以色列古蹟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已把《創世記藏經》掃描並在網上展示,另見英文翻譯。